部小吏亲自送来,并邀他参加后日的琼林宴,暗示陛下对他极为欣赏。
赵侍郎最先回神,叫人赏了报喜先生和礼部来者,恭喜白琦,以后我们就是同僚了。
登闻楼的众人也欢呼不已,商南和他们关系密切,商南能有这一份荣耀,那他们也多少沾几分光彩。
才入城门的百夷族使者瞧着面前热闹的一幕,顿时惊叹不已,这就是京都的考试?我还没见识过,这样热闹得场景可真让人稀罕。
秦胜面露几分骄傲色彩,不错,陛下有此创举,必将记入史册。如今考试出来的一批学习也有真才实学,定然能让朝堂焕然一新。
他也有几分遗憾,如果不少年纪大了,早已为官多年,他也想要自己去考一次,得个头名,被众人恭贺一回,才算是。
这一路走来,秦胜和百夷族的人交流了许多,两方都有意交好,也算一拍即合,秦胜特意叫人提供了一些书籍给他们,算是交流越国的问话,也是希望将来两方能顺利合作。
百夷族使者绞尽脑汁回忆自己读过的越国书籍,终于抠出一句诗词,眼睛一亮,中央那人真好看,他还是头名,那这是不是诗句里面的一朝选在君王侧?
秦胜:
秦胜默默想,要不下次给来使选择礼物的时候,还是把诗词这一类的书籍给去掉吧。
*
作者有话要说:
还是零点之后更新,手速太菜,是个废鸽没错了(沧桑点烟.jpg)
小剧场:
一千年后,这场考试被誉为登龙门,奈何除了考上的士子试卷公之于众,大部分试卷都被尘封。一千年后的众人更加好奇其中到底有多少的有才之士,直到某年月日,某位考古学家考古发现,将某位参加考试的落榜考生答题内容公布于网络,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行:题目太难,看懂了,又好像没看懂。
第二行:本来想说每个字我都认识,不过因为字体改革,这题目有几个字我还真不认识。
第三行:监考官很温和,考场气氛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