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往下丢火把,怎么可能收到预期效果。
“那可不一定,这几天一直刮的是西风!”张秀跳过来跟李安远抬杠,“即便火把被风吹歪了,也只可能吹到敌营去!”
“指望着风帮忙,你还不如直接在自己营里放火!”李安远毫不客气地反驳。他跟张秀很熟悉,平时斗嘴惯了,所以给对方的主意挑刺几乎成了本能。
“我正要建议郎将大人火烧连营呢!”张秀抬起下巴来,得意洋洋。火烧连营是他从《三国志》中看到的记载,眼前山谷中树木甚多,若点起一把火来……。张秀痴痴迷迷地想着,仿佛已经看见了数万高句丽大军在自己的锦囊妙计下灰飞烟灭。
“张校尉,你看看那是什么!”盘旋在宇文士及心头的烦恼也被大伙的举动冲淡了几分,指了指不远处反射着阳光的地段,他低声问道。
“河,乌骨,乌骨水……”张秀的声音慢慢小了下去,沮丧的表情刹那写了满脸。乌骨江直穿峡谷而过,眼下正是水流最充沛的季节,即便有人蓄意纵火,也根本不可能在江边烧得起来。
大伙又慢慢恢复了安静,对于眼前的困局,每个人都束手无策。如果这场战斗发生在平原上,骁果营的将士虽然训练不足,但靠着战马和长槊,亦有希望在对方阵地中硬闯开一条通道。可目前双方的战场只有几百步宽,非但无法采用骑兵突袭战术,即便是步兵强攻,每次也只能上去千十个人。
一上午时间,伤亡八百多名弟兄的代价,大伙只破了敌军一垒。照这个进度和阵亡比例,突破整个山谷至少需要十天,前提还得是再有一万援兵从辽东城赶过来!
有人把目光偷偷看向李旭,希望他能拿个主意,眼下,这个少年已经成了大伙的主心骨。可自从稳住了营垒后,此人就站在木栅栏旁,望着远处的高句丽人一动不动。将领们先前的嬉闹,还有现在的议论,仿佛他都没听见,或者是听见了却不甚关心。
李旭岩石般站着,西风吹得他的头发如丝线般缕缕腾空。他的目光盯在三百余步外,那里,高句丽人如蚂蚁般忙碌着,用石块和木栅栏加固着一道又一道营垒。层层的营垒间,是蚁群一样的高句丽将士。对方已经开始重视自己这支援军,不断有新的旗帜从山谷深处移动到高句丽人所控制的最前方地段。那些匆匆赶来的高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