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周怀礼和周怀信的娘亲吴云姬便是出身吴国公家,是吴老夫人的嫡幼女,从小就跟神将府周家的嫡幼子定了亲。
吴婵娟和吴兆昆跟周家三房的三个儿子是姑表亲,以前也是常来往的。
周怀礼对吴婵娟笑着点头,又让周怀信叫表姐,对吴兆昆却不过是随便点点头了事。
好在吴兆昆才六岁,于人情世故还是迷迷糊糊,并没有在意。而且他是头一次跟着二姐来这种场合,有些怕生,总想躲着人。
周怀信跟着郑玉儿和吴婵娟进去,坐在少年郎那一桌,跟吴兆昆坐在一起。
周怀礼今儿来迟了,是特意将自己的小弟送过来的。周家别的男丁,都过了十二岁,不能来这个内院绿杨阁里,跟姑娘们在一起宴饮了。
当初他们年少的时候,对这种场合也是不陌生的。
可以说他们中很多姻缘,就是从这种少年时期的筵饮游乐中滋生的。
这就是男女之间初步的相处。
完全不认识的男女之间进行盲婚哑嫁,在大夏皇朝还没有出现过。
不过有些喜欢多管闲事的“有识人士”已经逐渐从想容女学推行的《女四书》中看见了礼教大防,开始游说那些世家大族对于女子要管束得更加严厉,极力推崇“男女七岁不同席”,还有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但是如今是太后当政,世家大族的女子地位崇高,对于那种迂腐人士的言论便没人理睬。
而入想容女学受影响的女子,又是中层家庭为主,所以如今大夏皇朝女子的地位,基本上呈两极分化之态。
上层的世家贵女更自由一些,规矩也少一些,也还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词滥调。
中层家族的女子却已经开始了被重重礼教关在笼子里的日子。
而最下层的女子,却为生计所迫,无法被关在后院无所事事。很多人家有瓦遮头就不错了,哪里来的后院呢?更别说二门了……
周怀礼将幼弟交给郑玉儿带进去,站在门口又看了一眼屋里,笑着问道:“刚才是哪位姑娘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