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领先于时代的高新技术企业,还是以盈利为目的性质的民营私企。
后来我发现,不管高科技企业,亦或者广大民营私企都难以长久发展下去,而想活下去、活得很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成为象征意义的民族企业。
一个具有民族特色和气息以及人文情怀企业才能长视久安,因为人民需要你、爱你!若不需要你、不爱你,纵然你日斗金,终究有一天也会一文不值,本着这个想法,联系最能代表民族风的建筑款样,自然首先就绕不开中式园林设计。”
刘水生陪着苏晟在山南观景区逛了一下午,直到傍晚时分,苏晟才和方沐一块打道回府。
……
这一天,九月中后旬。
在蓝星上的北半球刚进入秋收期,一般会在九月底完成秋收活动,在十月初种上冬苗,如耐寒蔬菜、冬小麦、黍和稞等,南方地区温度普遍适宜且雨水充沛,除一些喜旱寒农作物以外,种植大部分经济作物都可以。
大清早,吃完早饭的苏晟去科院上班,路经彻底干涸的人工湖畔时,碰到柳院士和古老结伴散步闲聊,对话内容满满都是担心惆怅和忧国忧民。
“今年北方接连三个半月没下一滴雨水,秋收事宜不用多说,今年农民就算不赔本,也不会赚到什么钱,但紧接着的冬耕期……若再不下点雨,农民们实在没办法持续播种耕耘,而冬耕受损引发问题很大,直接影响全国人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食!民以食为天,不可不重视。”
“既然天上无积云,不能人工降雨,那就组织人工浇水,咱们以前年轻的时候,上山下乡,不也浇水种地?照样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古老回忆往昔说。
目前,降雨的技术手段,基本局限在人工炮打和干冰降雨,但都需要一个共性点,有积云,换句话啊,天上得有水,天上没水,地下难流。
柳院士摇头:“时代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我就问你拿什么耕耘播种?水,生命之源,没有水,庄稼活不成,你说人工浇灌?人工费不要钱?人工、机械耩地、收割,种子,肥料……种一亩地亏上大几百块钱,试问谁愿意种地?
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不剩几个子?不如去南方沿海发达城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