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中文网

字:
关灯 护眼
凌虚阁中文网 > 重生1978 >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二号人物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二号人物

是当那位首长得知王小明到了之后,却宁愿不去泡那个温泉,也要先来见见王小明。

其实不用严森说,王小明也看到了走进来的那位老人。他身材高大,表情冷峻,如果不认识他的人一眼望去,胆小的人可能会吓得脚都发抖。但是王小明看到他之后,却是浑身激动不已,他的手指头甚至不由自主的轻轻颤动着,王小明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今天要见的竟然是马上就要担任国务院总理的那位湖南老人。

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冷峻果断……这些词语突然从王小明脑海里脱颖而出,在前世的时候,如果要问王小明最欣赏哪位国家领导人,也许除了开国第一天和总设计师之外就要数这位不管前面有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的总理了。

直到十几年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在指责他所主导的住房、医疗、教育和国企等系列改革中,利益所损最大的是中下阶层民众。所以既有人说他是铁腕人物,也有人说他是历史的失败者。可如果要站在改革的本质上来说,我们就会对他所做的一切都能理解。

改革成本实际上是按人头分摊的,虽然在面前这位老人的主导下已尽力减轻改革方案对民生的震荡,但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仍然负担得很吃力。为什么改革成本不能按收入水平分摊?因为这不符合改革本身的逻辑。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孕育出私有经济,化生出阶级。在转轨过程中,“公平”是暂时不能不被置于第二位的价值。要刺激起经济增长的效率,建构起经济发展的动力,对“公平”的关注,暂时就只能止于底线之上。

这实际上又回到马克思以前的公平观。传统观念认为,结果平均的“公平”,只是一种空想;现实可行的,是阶级社会中人人有机会改变命运的“机会平等”。马克思蔑视这种公平,认为资本主义的“机会平等”中蕴藏著大量不平等的罪恶。马是对的,真正的“公平”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从来不曾有过。

马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设想通过消灭“私有制”来消灭阶级,实现结果平均的理想。但一方面私有制的消灭抹杀了社会分工,使社会发展丧失了最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公有制国家的强势集团在私有财产之外据有了大量特权,制造了新的不平等。事实上,只要资源稀缺性存在,实际占有上的不平等就不会消失。反复试错的结果是,人们不得不接受“机会平等”的有限公平,承认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夜雾沉迷(半校园1v1h) 被哥哥管教的日子 情欲采集师之兽人大陆 大理寺.卿(双洁1v1破案) 昼眠(np) 掉珍珠(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