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的考虑不可谓不周全,但是到了7月30日那一天,张学良的热河政策已经变成了“责成汤玉麟专事防御,监视日本态度”,以至于老蒋不得不在8月5日再度致电张学良,要他“既决心进兵热河,即当速进”,“否则时机一过,必致败亡”。
而稍后发生汪精卫与张学良交恶事件,汪精卫则指责张学良无抗日之意,愿以自己的辞职换取张学良的辞职。
老蒋两面安抚之余,仍竭力催促张学良迅速解决热河问题,要求“无论汉卿辞职与否,应于三日以内,亲率所部急趋热河,以最秘密最敏捷之方法行之,不宜稍涉游移”,并提出上中下三策让张学良自己选:“一、不辞职而带兵入热抗日;二、辞职而带兵入热抗日;三、辞职而改组北平绥靖公署”,结果,张学良毫不犹豫地选了第三策,以至于老蒋慨然长叹,认为张学良“诚不足与共事”、“可痛、可叹”。
稍后,北平绥境公署改组为北平军委会分会,以张学良代行分会委员长职权,所谓辞职,不过是换了个名称继续控制平津罢了。
直到1932年底,老蒋仍在敦促张学良:“倭寇北犯侵热,其期不远,此间自中回京后,已积极筹备增援,期共存亡,并已密备六个师随时可运输北援,粮秣弹药,中到沪亦已备办,甚望吾兄照预定计划火速布置,勿稍犹豫,今日之事,惟有决战,可以挽救民心。虽败犹可图存,否则必为民族千古之罪人。”
但迄至1933年2月日寇侵热,不但汤玉麟问题没有解决,热河防御更是错洞百出。
这些事情,刘颖还是有一些耳闻的,毕竟他们在张学良的大帅府安插了不少探子,当初老蒋打算清理汤玉麟的事情曝光,就有他们在暗中进行推动。
张学良处事不密,很多事情要不是黎天才及时从东北回来,他的大帅府早就被日本人渗透成了筛子!
当然后面的事情是极其机密的,就是范杰对某些事情也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日本人最忌惮的就是他们跟东北军硬拼之后,中央军反而突然北上,来插上一脚,一二八淞沪事变的时候,中央军和日本人的几个师团可是狠狠地拼过一战的,中央军可比东北军要难对付多了,经过上海那一仗,中央军恐怕更难对付了。这一点日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