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石川达三从东京出发,抵达南京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1月中旬了,此时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血迹未干,尸骨未寒。
石川达三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南京大屠杀,但却亲眼看到了大屠杀后的惨状,并且有条件采访那些参加大屠杀的日本士兵们。他根据实地观察,写了《活着的士兵》,描写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客观上起了揭露日本侵略军队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事实,遭到日本军部的查禁,被判处徒刑四个月,缓期三年执行。
现在中国许多的展览馆里里面都有石川达三的这部作品,客观的讲,石川还是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做过一些贡献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石川君,太宰君怎么还没来?”两个关西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
“谁知道呢,或许人家太宰治认为只要他一到,评审委员会就会主动将芥川奖送到他手上吧!”石川达三一脸的不屑,但是范杰还是能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一丝酸溜溜的感脚。
太宰治在颁奖仪式之前就对外说过,这一次的芥川奖,非他本人莫属,甚至已经提前召开过庆功就会,态度十分的嚣张!
范杰回头看了尾崎秀实一眼,太宰治这么笃定自己能拿到芥川奖与他的父亲津岛原右卫门曾任众议院议员、贵族院议员有关,家里又同时经营着银行与铁路,是津轻地区首屈一指的地主富豪之家。在这个注重家世名望的东京都,太宰治在这方面确实有着很大的优势。
尾崎秀实只是轻轻的闭着眼,一句话也不说。
范杰和石川达三相互对视一眼,摇了摇头,他们从尾崎秀实那里什么也试探不出来。范杰他们之所以有信心和太宰治拼一拼是因为《朝日新闻》的势力本身也不弱,光是一个尾崎秀实,他自己就与外务省多位官员交好,与东亚同问会背后的近卫文磨更是关系密切。
要知道近卫文磨作为贵族院副议长,家中更是仅次于皇家的豪门世家,对于压制一个区区津岛家,根本不是问题。
更何况范杰与本次评审委员会的川端康成关系不错,之前就听川端康成提起过,他是很有机会获取这次芥川奖的。然而评审委员会毕竟是由十一人组成的,在最后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谁会获得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