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湖南见过老师范源清了,范源清身体挺好,让他勿要挂念!
范杰看完信,顺手递给蒋孝先,低头琢磨了起来,别的事情都好办,至少他有头绪,可是关于汤玉麟的问题,恐怕是真不好处理。
蒋孝先看完信,也有些挠头,道:“张汉卿之所以在汤玉麟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不只是担心一旦行动不顺利会将汤玉麟推到日本人一边,恐怕更担心的现在东北军中的另外一位大佬!”
“张作相!”这个名字同时从范杰和蒋孝先的口中蹦了出来!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军内部派系纷争剧烈,在当时东北军即可分为三个主要派别。
首先是老派,由跟随张作霖起家的元老组成。尤以汤玉麟、张景惠、张作相、孙烈臣、吴俊升等人为主,他们或是张作霖的起家兄弟,或是率部加入张作霖集团的合作者,在奉军中地位最高,先后都成为管辖一省的封疆大吏。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景惠公开投敌,做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孙烈臣、吴俊升早逝;张作相隐居天津,汤玉麟则做了热河省主席,首鼠两端!
而在老派当中,次一等的人物,如张海鹏、于芷山,马占山、李杜等人,前两者投降日伪做了汉奸,后两者则在东北境内坚持抗日,因为马占山就是吴俊升的亲信,而李杜是张作相的亲信,他们对张学良的命令也是时听时不听的。
东北军中第二个大派系是士官派,由奉军中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组成。士官派首领是张作霖的总参议杨宇霆,此人在张作霖时候被张学良斩杀,其下成员也风流云散!
第三大派系是学生派,由陆军大学、保定军校、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毕业生组成。。这些人在奉军中因受士官派排挤,以四校同学关系逐步结成一派与之对抗,这些人是张学良手下的中坚力量,关内的东北军嫡系大多属于这一派系!
张作相作为张作霖的结拜弟兄,在东北军中威望甚重,手下实力也极强。张作霖去世之后,张作相选择支持张学良,手下的大部分力量也在中原大战时,随张学良入了关。
张学良入关后,长期滞留北平,未尝没有摆脱老派人物指手画脚的想法!
九一八事变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