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是可以进入一线球队比赛的。
他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和不断的训练。
在这支队伍训练的人,不缺乏机会,只是时间问题。
皇马学院的助理教练和他们简单介绍下今天安排的项目。
无非就是过杆和传球训练。
这些都是日常训练的基础,但欧阳擎峰并没有排斥或者厌烦,在立诚的那两年,几乎不也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回想起来,那些日子就好像是在昨天一样。
不过这个外国助理倒有几分意思,在传球训练的课程当中,他只要求全部人在接球前要转身一圈,而且一脚出球,
传误或者传错人,都要进行一次小惩罚。
这个课题很有趣,主要是考验状况外接球时候的临场反应。
一开始的时候欧阳擎峰还应付自如,接球、传球,动作十分到位,但是越到后面整个人就有种飘飘然的节奏,像是要飞起来了,天旋地转。
别说传球了,能接住球就不错了。
司马豪转得也有些犯懵,这个课题太变态了。
唯独只有公季尊一个人还能在这样的天旋地转下,坚持接到欧阳擎峰传来的歪球。助理教练有些诧异这个金色长发少年,他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能熬住这么久的。
欧阳擎峰也开始慢慢适应这样的眩晕感,渐渐找到感觉后,身子也变得有些轻盈,每转一身都能接住公季尊的传球。
他摔下,又站了起来,又因为眩晕,再次摔倒。
司马豪每一次站起来都带着一丝难受,他直接以暴制暴,在错误了几次的实验后,他清楚地记得刘俊敏的位置,然后利用转圈的眩晕感,提前出脚,每一次都能传到刘俊敏脚下。
但每一次提前出脚的付出都是教练喊重来的后果。
至于刘俊敏,双手扶着脑袋,试图让它不那么晕,但丝毫没什么效果。
不过,能接住球,传出去,就够了。
他训练的第一批人,是十六岁的青年。
他们最好的记录是,十二组。
他训练过最好的一批人,是皇马学院青年二线现在最得力的战将。
最好成绩是,四十六组。
助理教练穆雷伯特坐在一旁,看着这些人花样百出的玩耍,有些好奇,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可以坚持这么久呢?
他们的成绩已经在接近三十组,看他们这样的势头,也许还会打破二线一队的记录。
莱特雷曼并没有在一旁,不然他肯定会大吃一惊,自己保持了两年的记录就要被人打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